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zfczs.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zfczs.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zfczs.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zfczs.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当前建材行业若干热点问题的思考_试验机设备_ladbrokes立博官网_英国ladbrokes官方网站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试验机设备

当前建材行业若干热点问题的思考

  传统的大宗建材产品“水玻陶”产量已达峰值,市场需求总量及消费拐点基本确认......

  传统的大宗建材产品“水玻陶”产量已达峰值,市场需求总量及消费拐点基本确认。经反复对比分析认为:2020年我国熟料消费量16.12亿吨(水泥因品种等级不同,其产量可比性欠缺)、2021年建筑平板玻璃产量81285万重量箱(4072万吨)、2017年建筑陶瓷产量101.5亿平方米分别已达消费峰值即最高值。

  2022年全国平板玻璃产量101278.5万重量箱,其中建筑平板玻璃3458万吨,同比下降15.08%,光伏压延玻璃产量1606万吨,同比增加53.6%,占全球90%。2021年整个平板玻璃产量102360万重量箱即5118万吨(其中光伏玻璃1046万吨),市场规模达千亿元以上。由于建筑节能和消费升级,提升了单位建筑玻璃用量,加上光伏玻璃发展迅速,对冲房地产需求下滑,未来平板玻璃行业发生断崖式下跌的可能性较小。

  据笔者综合统计,1978年以来我国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为32.22吨,超过主要国家1950年以来人均累计水泥消费量,稳居全球第一。2010年至2021年,我国人均年水泥消费量高达1.66吨,远超于欧美日高峰时期的消费水平,目前欧洲年人均消费仅300千克左右,2021年美国、日本水泥产量分别9200、5008万吨。2012至2021年我国水泥平均年产量23.41亿吨,高位平台期已有十年,步入下行周期难以避免。2009年,中国建材规划院准确预测“我国水泥消费峰值将于2020年~2022年产生”。2021年四季度以来湖南省水泥、混凝土产销量断崖式下降,根据汇总分析重点企业和行业实际运作情况,2022年干法水泥企业平均停窑天数为170天,预计我省2022年其实际产量将分别下降约20%、25%左右。我国水泥、混凝土及砂石产量分别占全球约55%左右,年消费量已达天花板,预测2023年及今后总需求量还将萎缩。若我国水泥消费下降到欧美日上世纪七十年代年人均700公斤的水平,年产量约为10亿吨。

  2021年我国建筑陶瓷产量达81.7亿平方米,占全球总量的48.3%,与2017年高峰值比较下降近20%,近年来呈持续下降趋势。加上气煤价格暴涨,利润大幅压缩,市场之间的竞争白热化,行业洗牌加速。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1048家,呈慢慢地减少趋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2020年,我国建材工业碳排放14.8亿吨(不包括电力间接排放约1.7亿吨)”,并发出倡议“我国建筑材料行业要在2025年前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要在2023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吨熟料碳排放量为865公斤,约占水泥碳排放的96%。水泥行业若不包括电力消耗间接排放(约0.42亿吨),其碳排放即为熟料生产碳排放,据测算2020年我国为13.54亿吨(16.12×0.82×1.54×0.44+16.12×107×2.66/1000),可完全确认已达到峰值。

  水泥、石灰(石膏)、建筑陶瓷、平板玻璃、墙体材料碳排放分别位居建材行业前五位。建材行业碳排放总量尤其碳达峰时间,水泥熟料产量是最大、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加上前文已分析传统的“水玻陶”产销量已达峰值。因此,2021年我国建材行业碳排放大概率已达峰值。

  近年来,由于限采河砂和整治关停了大量小型矿山,砂石价格大大上涨,导致大量资本和政府平台公司竞相介入。最近两年砂石矿权投资热持续高涨,随着产能的陆续释放,砂石产能将严重超过标准,市场之间的竞争将更激烈,价格将一下子就下降,风险已经显现。水泥与砂石消耗关联度很高,约1∶8左右。前几年一些地方河砂起拍价达100元/方以上,2020年湖南郴州10万吨河砂1555万元成交,竞拍价及激烈程度不断刷新纪录,溢价率一度达600%。在当下需求低迷、供给端又不断释放的大环境下,最近出现的河砂流拍反映出投资者心理预期与谨慎。由于运距及财务费用对成本及经营影响大,如仅靠贷款布局大型矿山,投资及财务风险较大,不仅难以再现之前水泥业整合的效果,还可能是雷同2022年部分水泥厂亏损的困境。

  目前滥用劣质砂石现象较为严重,机制砂石质量上的问题与贪图便宜滥用“杂烩砂”等较为突出,导致砼工程质量管控难度大。机制砂石看似简单,实则技术指标(如强度、细度、级配及模数、有害成分等)繁多且要求比较高,影响机制砂石骨料质量因素多且较复杂;大部分天然砂也一定要经过深加工。建议完善砂石行业管理与质量管控体系,建立“生产—销售—使用—监管—追溯”质量责任体系链,加强机制砂石行业标准化实验室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高品质机制砂石和再生骨料是发展趋势,未来再生骨料将持续增长。

  水泥与上下游产业融合发展极有利于工程质量,且综合税赋下降,也是水泥工业做大做强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华新水泥(湖南区域)近几年着力推进水泥+砂石+混凝土+墙材产业融合发展,极大的提升了竞争优势,商混实行现款结账,短短两年就占据了郴州约40%的市场占有率,也扩大了水泥市场,其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大力推动水泥工业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水泥+全产业链一体化及新能源、物流、绿色建材园区集聚发展,有利于提高竞争力与开拓市场,对推动节能建筑与低碳发展也有重大作用意义。目前商品混凝土运行很艰难,应收账款高企。水泥是半成品,由于历史与体制的原因,水泥生产、使用、建筑工程存在严重的隔离现象,责任纠纷和工程质量上的问题日益凸显。水泥产业延链与融合发展空间很大。

  我国即将迎来全面的碳约束时代,碳排放权具有金融价值,慢慢的变成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新的生产要素,也是继现金、实物和非货币性资产后又一新型资产——碳资产。预计二年内水泥将纳入碳市场,今后平板玻璃、建陶、石灰也将纳入,我国现在是免费下达碳配额,且大概率会采用行业基准线法核定配额。今后我国碳价上涨预期较强,碳排放成本将持续增加,若达到120~200元或更高,将会成为稳定或助推水泥价格的主要的因素。2021年欧盟碳价最高约760元(折人民币),涨幅167%。2022年以来全球能源及碳价剧烈波动,但传统能源价格已跌回2022年年初。欧盟己实施“碳关税”,意味着出口到欧盟的商品,如果碳排放达不到欧洲有关标准,就得交税。

  水泥产业面临严峻的降碳形势,压力与机遇并存。通过经济及市场化手段推动碳减排,将对我国水泥工业发展与运行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水泥企业需提前布局,尽早谋划碳资产(市场)管理、运营(评估碳资产现状、平衡碳配额、挖潜潜力、布局碳金融)等,热情参加碳(核算核查、监测)标准制定,赢得先机。在碳排放指标的约束下,如何配置、运作碳资产与用好碳配额,怎么样提高单位产品效益与降低碳排放?我国正抓紧制定一批建材碳排放核算与控制标准、低碳建筑及建材产品质量标准规范,我省建材协会是其中三项工信部碳排放行业标准的主编单位之一。

  我国实行严格的能耗“双控”政策,目前是考核能耗总量及单位GDP能耗,将过渡到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并将目标分解到各省份。如某省部分市州“十四五”期间能耗总增量控制指标不超过25万吨标煤。综合分析认为今后水泥、石灰、建筑陶瓷及玻璃新建耗煤项目及跨地级市的水泥玻璃产能置换项目较难实施。主要障碍是能耗及排污指标不能随产能指标转移,以及能耗“双控”政策的严格约束,且能耗、排污、产能指标实行严格的减量替代(置换)政策。

  “先立后破”是加快新能源立起,煤终归要破(弃)。尽管化石能源价格仍在相对高位,电价也呈上涨趋势,但控煤弃煤的目标与方向不可能动摇。英法美分别将在2021年、2025年、2035年前关闭所有燃煤电厂,欧盟2035年禁售燃油车。

  我国光伏风电技术设备制造业具有非常明显优势,预计十年、二十年后,中国可能变为世界能源出口国,出口的不是石油、煤炭,而是太阳能、风能发电设备。光伏等新能源发展空间巨大,是一条长期投资赛道,其成长性将远超于三十年来的房地产。未来四十年我国能源、产业、消费和区域结构将出现重大的调整。我国2025年、2030年、2060年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20%(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25%、80%以上,任务非常艰巨。2060年,中国光伏风电将达75%~80%以上。储能是解决风光发电不稳定性、间歇性问题,增强能源系统安全性、灵活性的重要手段。

  国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机构(IRENA)指出:“如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已成为成本最低的能源。对于依赖煤炭的国家,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是一个极具经济吸引力的煤电淘汰方案,既可确保其满足一直增长的能源需求,还能节省本金。十年间,光伏、风电成本分别下降了85%和56%。在经营成本上,新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也优于现有燃煤电厂,发达国家关闭燃煤电厂,转为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既节约大量成本并减少二氧化碳。”目前我国资源较好的地方,光伏、风电投资及经营成本已接近甚至低于煤电方案,不需任何补贴。

  水泥厂利用余热发电技术已实现35%用电绿色化,推动其率先实现零电工厂已具备条件,对推动工业领域降碳和缓解电力紧张、降低用电成本等将发挥积极作用。

  建议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一是重点支持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项目,积极推动风光发电站直接接入用户内部电网,允许企业自建输电专线和余电上网。二是大力促进企业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企业之间开展分布式交易,明确审批条件和过网服务费收取标准。三是结合虚拟电厂等技术,鼓励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示范工厂等项目建设,优化能源供需关系,降低对大电网支撑要求。

  据国际文献报道,混凝土碳化(水泥水化产物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能吸收固定大量的二氧化碳量,不包括通过赋予外部能量等强制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巴黎协定》也提出了该项技术,但目前有关国际组织未对水泥混凝土碳化吸收二氧化碳量的计算方式达成共识。2021年8月,IPCC(政府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专门委员会)评估报告,对2010年至2019年的碳平衡(碳排放)进行了模型估算,结果显示,平均每年碳化水泥量为0.2PgC(折合二氧化碳约为7.3亿吨)。换算成单位水泥碳化量为0.185吨二氧化碳/吨水泥。2021年,IPCC提交了混凝土碳化量计算方式和数据的申请,定量计算水泥全生命周期内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固定。基于该计算方式,2050年日本水泥碳化量约为0.095吨二氧化碳/吨水泥。我国水泥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建议有关部门重点支持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意义重大。

  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出台消费侧、生产者碳排放责任核算与操控方法等。通过强化消费侧责任和工程应用要求,倒逼生产方降碳,将有力促进调整建材产品结构与发展低碳建材。仅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能技术)对水泥降碳作用有限。国际水泥及混凝土发展最重要的方向:由生产普通水泥转向生产混合水泥,降低单位产品中熟料系数,用混合材替代部分熟料。目前国内砼早期开裂等耐久性差的问题非常普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碳排放增加,其根本原因之一恰恰是早强水泥,它也是导致砼工程质量上的问题、纠纷慢慢的变多越严重的重要的因素。我国出厂水泥中熟料系数为0.68,若降到0.55,水泥碳排放可减少18%。

  此外废弃混凝土循环利用与提高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对全社会碳减排作用效果巨大,需综合施策推动。

时间: 2024-10-11 00:45:16 |   作者: 试验机设备

生产实力
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