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首家民营银行、全国第三家全网展业的数字银行,新网银行从始至终坚持“普存小贷、移动互联、普惠补位、线上线下”经营方针,助力共同富裕,让普惠金融的活水润泽乡村大地,让更多小微群体成为“金融标准、为民利企”的受益者。
传统模式下的乡村金融服务,往往依赖于物理网点和客户经理的活动半径,农村客户获得银行资金的难度较大,“走十公里去办贷款”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并不少见。
新网银行利用数字化经营优势,绝大部分贷款产品均采用“全在线、全信用、无接触”的服务方式,客户在线上传相关材料,就可以完成贷款申请,极大程度简化客户的办理手续。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地势相对偏远的贫困山区的客户来说,“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银行的服务,有效解决了农村市场地域偏远的问题。
农业经营的不确定性高、风险大,缺少标准的抵押物,信贷业务成本比较高,针对此类现象,新网银行从始至终坚持遵循金融标准,助力普惠金融发展,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动信用类贷款产品,降低对抵押物的依赖,农民也能够轻松的享受到低利率、额度循环的贷款产品。
据了解,目前符合额度50万以下、“随借随还”模式的信用类普惠金融理财产品非常少,而新网银行推出的“好商贷”产品便是一款“随借随还”模式的个体经营数字信贷产品,具有着“全在线、全实时、全客群、全信用”特征。客户全程线上自主操作,既符合疫情期间非接触式金融服务需要,也兼顾了小微群体自雇运营为主、无暇线下申贷的客观事实。在业务全流程方面,“好商贷”产品实现了基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化审批,做到了秒审秒贷,为客户节约了申贷和用信时间成本。“好商贷”产品能够高度适配小微客户“短、小、频、快、急”的用款需求,满足小生意人精打细算的诉求,产品上线以来,获得了小微商户的纷纷好评。
在内江隆昌从事竹笋种植、收购的王先生,是新网银行的一位老客户。6年前,王先生在偶然得知当地政府为了响应退耕还林的政策,号召大家种植竹笋的消息后,决定放弃打工,返乡加入了竹笋种植队伍。竹笋种植是个辛苦活,除了自家产的笋外,王先生每年还要从其他村民那里收购一些笋,帮助种植户解决销路问题。他说:“种苗、肥料、人工、收购、土地流转都需要用钱,如果碰上没及时结款的情况,我也没有很好的方法。”
2020年6月,王先生获得新网银行11万元授信,近一年的时间,他通过“好商贷”已累计借款34笔,笔均借款金额8000元。王先生说:“以往办理贷款需要带上各种证照资料到网点,经常还要排队,实在很不方便。我一直在用新网银行的产品,需要用钱的时候就直接手机上申请,很方便,利息也比较低。”
这几年,随着当地竹笋产业的发展,王先生所在的雷笋种植合作社规模从原先的600亩达到2000亩。王先生的雷笋走出乡村,成为城市餐厅的美味,而他也成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千千万万劳动者中的一员。
面对长期困扰普惠金融的授信问题,尤其是小微企业主、农民农户这样尚未完善征信情况群体,新网银行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有效解决“风险识别难”和“作业成本高”这两大难题。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新网银行99.6%的贷款已实现自动化审批,平均审批速度20秒,真正的完成“秒批秒贷”,不断以金融标准引领金融科技稳妥发展,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从辽宁省新立村的果品合作社到浙田县的家庭农场,从广西桂岭镇的养猪场到福建龙海的水产养殖场,为进一步让“金融标准、为民利企”惠及更多小微群体,新网银行通过数字化技术,不断拓宽普惠金融的服务半径,全力支持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的品质,纾解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金融标准支持缓解农村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金融服务可得性。
新网银行小微客户的服务足迹遍布全国,从城市到场镇、乡村,服务的涉农客户包括果蔬、养殖、水产、园林等多个领域,积极把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同推进金融标准化工作结合起来,通过金融标准化手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金融服务中的急难愁盼问题。
时间: 2024-09-14 01:25:04 | 作者: 产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