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据估算,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带动未来五年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推进数实融合新模式生成,促进数字化的经济高水平发展。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良好的数据基础设施能够打破“数据壁垒”,促进数据的自由流动和共享。此外,数据基础设施对产业转型和经济稳步的增长有显著推动作用。通过制定有关标准规范,能提高数据使用效率,为数据业务的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同时,建立数据人才评价标准和评选机制,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数据人才。
11月22日,据国家数据局官方微信消息,国家数据局向社会公开征求《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征求意见稿)》意见。其中提出,2024—2026年,围绕重要行业领域和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年,基本形成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规模化数据可信流通利用格局,实现全国大中型城市基本覆盖;到2029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整体的结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张向宏表示,《征求意见稿》的起草有助于建成全国统一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推动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解决数据“供不出、流不动、用不好”等问题。
张向宏表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是一个生态化构建过程,相关主体在建设之初就应达成共识,携手建设、共同运营。从短期看,可优先选择数据规模大、质量好的供数领域和应用场景丰富的用数领域,联合具有独特数据分析加工、应用治理能力的数据企业,一同创建并运营特定领域的数据基础设施。从长期看,要做好顶层设计,着力突破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梗阻,尽快打通不相同的领域、行业、区域数据基础设施间的壁垒。
数据基础设施是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方面出发,利用互联网、算力等设施的支持,面向社会提供一体化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它是覆盖硬件、软件、开源协议、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在内的有机整体
2023年,地方加快推进基建项目落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3.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介绍,快速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重点项目建设,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比前8个月加快0.3个百分点,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7.1个百分点;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提高的贡献率比前8个月提高10.8个百分点。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8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划分析与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如今,发力数字化的经济已成为全世界共识。数字化的经济慢慢的变成了各国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的主战场。对中国而言,数字化的经济因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被称为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
据估算,数据基础设施每年将吸引直接投资约4000亿元,带动未来五年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推进数实融合新模式生成,促进数字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据基础设施在数据汇聚、流通、应用和安全保障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确保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障数据安全和高效流通,推动数字化的经济的发展和高质量的数据利用。
想要知道更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详情分析,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8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划分析与研究咨询报告》。报告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
时间: 2025-01-06 11:57:00 | 作者: 产品中心
- 上一篇:从数字化到数质化:职业教育的向“新”探索
- 下一篇:网络出售用水产品 水效标识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