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8 年,是政 企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从建筑行业软件的研发与销售起家,后 续形成数字建筑业务领域,并陆续进入智慧政务、智慧招采等业务领域,推 出一代代产品与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围绕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 三大核心业务领域,为各级政府部门、大型集团企业及相关行业单位提供从 规划咨询、软件开发与智能设备研发、实施交付到持续运营维护的全方位服 务。
拥有国资背景,员工持股平台绑定核心骨干。1998 年公司由国泰集团和国泰 华贸共同出资设立,彼时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为实际控制人。2020 年公司变更 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国资依然占了重要地位,截止 2022 年 3 月 31 日,张家 港市人民政府透过全资持股的江苏国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对公司持股 18.81%,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公司先后设立华慧企业、亿瑞咨询、百胜企 业三个员工持股平台,三个平台合计持有公司 18.30%公司股份,对公司的 高管、技术与业务骨干实现了很好的激励绑定。
公司从建筑行业软件的研发与销售起家,逐渐形成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 字建筑三大核心业务领域。智慧招采:为政府提供智慧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为公司可以提供智慧企业招采平台等软件平台,并对以上平台提供智能设备、运营维护等配套服务。智慧政务:主要为政府、公安等部门提供政务办公软件平台。 数字建筑:以造价软件为主,也包括住建部门的“互联网+” 平台产品。 近年来,公司三条业务线%左右的年复合增速,推动公司整体营 收保持较快增长。2021 年公司整体实现盈利收入 27.94 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速为 33%,其中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业务营收分别为 10.63/13.33/3.39 亿元,2018-2021 年各自复合增速分别为 29.6%/34.9%/33.4%。
政府为公司主要客户,华东地区占据一半营收。作为政企信息化服务商,公 司较为依赖政府端客户的业务,2018-2021H1 期间,公司来自政府端的营收 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 73.3%/66.1%/62.2%/50.2%,虽呈下降趋势但仍占主要 部分。同时,公司作为起家于张家港地区的企业,其主体业务与营收仍来自 于华东地区,2021 年公司华东地区营收为 14.65 亿元,占总营收 52.4%超 过一半。
软件平台营收占比一半以上。从产品与业务形态上看,公司主要的产品交付 形态为软件平台。2018-2021 年,公司来自软件平台的营收均占总营收的一 半以上。
业务特点:高产品化、高代码复用率带来高毛利率。虽然公司在面向政府、 公司可以提供解决方案时,不可避免涉及到产品的二次开发和定制化工作,但从 造价软件的销售时起至今,公司一贯注重解决方案的产品化,不断的提高软件 产品、平台的代码复用率。解决方案的高度产品化、代码高复用率下,公司 也获得了同行之中较高的毛利水平,2021 年公司毛利率为 65.95%,连续五 年保持在 65% 以上,且明显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公司以中央研究院为核心,下设五个研发中心,打造创新性研发体系架构。 其中,中央研究院负责通用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一方面研发应用开发 底座,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开发平台,提升快速交付能力。另一方面,中央研 究院也深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研究,通过新技术驱动业 务应用的创新研发,形成更存在竞争力的产品。五个研发中心的功能则分别如 下: 框架研究中心:负责 Web 应用开发平台、ePaaS 应用支撑平台的持续 演进研发,并对 Java 通用技术、各类技术组件进行研究和开发。 移动研究中心:负责移动应用开发平台的持续演进开发,并对移动通用 技术、各类技术组件进行研究和开发。 基础设施研究中心:负责对 IT 应用的基础设施如数据库、中间件、存储 和计算环境等进行深入研究,并负责一体化运维监控平台的持续研发。技术研究中心:负责跟踪研究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 并结合公司产品线发展需求来做新技术落地研究和支撑。 技术推广中心:负责将各研究中心的成果向产品线推广,并做好技术支 持和知识运营管理。
基于以上研发体系架构,公司通过沉淀三大领域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通用能力, 研发底层核心技术,开发通用性中间件,形成标准化的软件平台开发模式, 可大大降低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 同时,公司在人员和资金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公司研发人员数量从 2018 年的 1458 人增至 2021 年底的 2463 人;而在全额费用化的基础上, 公司的研发费用也从 2017 年的 1.26 亿元增至 2021 年的 4.89 亿元,研发费 用率从 14.84%提升至 17.50%。
IPO 募资 29 亿元,围绕三大领域全面升级。2021 年 11 月公司 IPO 上市, 实现净募资约 38.27 亿元,依据招股说明书计划,其中 29 亿元将主要围绕 智慧招采、智慧政务、数字建筑三大领域进行底层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攻关投 入,并建设总部研究中心和区域运营中心。
销售体系覆盖全国,专业化交付能力提升服务质量。企业具有覆盖全国的专 业销售和服务网络,在张家港、南京、苏州等地设有 6 大资源中心、18 大运 营中心,在全国设立了 27 个分公司,并拥有销售人员 1500 多人,实现了销 售体系的全国性覆盖。同时,公司目前拥有超过 2600 人的专业化实施交付 团队,并已建立起分公司本地交付团队、区域交付资源中心和总部远程交付 中心三位一体的协同交付机制,可有效保障项目的交付效率和质量。总的来 说,公司业务经营覆盖全国,且有专业化的项目交付能力,其业务经营体现 出了较强的规模效应,从而也为公司的高毛利率水平做出了贡献。
招投标电子化经历两大发展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工程建设开始试 行并逐步全面实践市场要素开放流动、公平竞争的招标投标制度,但传统的 纸质投标方式具有碎片、静态、易封闭和易失真的特点,因此导致招标投标 交易活动失误失实、封闭保护和失信违法事件屡禁不止,严重制约了招标投 标市场公平竞争的重要功能作用。因此,我国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起步探索 电子招标投标,大力推进“互联网+”招标采购融合发展。总体而言,我国 电子招标投标实践 20 多年的历程,可大致分为如下两个发展阶段: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2012 年:招标采购交易局部环节开始运用电子信 息化。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在建设工程招标发包集中交易场所建设互联网 门户网站,发布招标采购公告,研发建设潜在投标人信息库和评标专家 信息库;大型国有企业在招标采购交易局部环节开始探索运用电子信息 化,建设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窗口。
2013 年起至今:政府制定规范电子招标采购制度,不断促进招采电子 化规范与加速发展。2013 年 5 月 1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个部门联 合发布实施《电子招标投标办法》(„2013‟第 20 号令),电子招标采购 从此进入到一个规范和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崭新阶段。《电子招 标投标办法》结合我国招标采购实践基础和发展需求,首次整体设计确 立了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公共服务和行政监督三大平台的服务功能定位、 互联网络系统架构、平台互联技术标准、数据交互共享规范、系统检测 认证制度,以及各方协同完成电子交易全流程的权利责任规则。同时, 确立了电子交易买卖平台市场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趋势。在国家“互联 网+”的战略指引和推动下,我国电子招标采购实践创新融合水平和运 用范围达到了历史高峰。
招采电子化以其高效率、高公平性、高透明度的特性,获得政策大力扶持, 成为未来招采交易活动的必然发展的新趋势。相较传统的纸质化招采,招采电子 化在降低招采交易成本、保证招采公平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本降低:专业的招采软件平台支持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的 整个工作流程电子化完成,可避免制作标书的大量纸张浪费,且节约了 投标人的差旅费用。经实践证明,电子招标投标能够更好的降低 5%-10%的直 接成本,节约 1%-2%的人员和办公费用,平均每个招标项目节约交易成 本约 2.73 万元。
公平性保障:招采全流程电子化使招投标活动中的所有环节均可在网上 进行,交易各方均可实时了解信息,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暗箱操 作。
防围标串标:电子化招采平台可以自动记录投标者的硬件特征码、工具 软件、计价软件身份码等,将该信息和投标文件实施捆绑,评标时对身 份信息进行识别比对和详细分析,有效锁定违规投标。
随着我国行政透明建设的推进,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在提高招采透明度、预防 腐败、节省本金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已成为招采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对 此,近年来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关于深化 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方针、意见,推动着 公共资源交易行业朝着平台整合全覆盖、相互连通资源共享、电子化全流程、 服务优化全环节、智慧监督管理体系等方向发展。而招采活动作为公共资源交易 的主要部分,其电子化也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招采交易电子化发展前途广阔,电子招采系统当前推广初具规模但发展仍不 均衡,催生未来较大增长空间。根据中国招标投标协会数据,2019 年,中国 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的电子交易买卖平台合计完成电子招标采购交易规模 40368 亿元,较 2018 年增加 32.71%,且随着电子化程度提升,未来通过电 子招采系统完成的交易额有望持续上升。但庞大的交易规模体量背后,是各 地区招采电子化发展仍然不均衡、配套程度不甚匹配交易体量的现象。截至 2019 年,全国各城市中,全流程电子交易比例最高的城市可达到 93%,而 最低的城市甚至还不到 3%,这种不均衡的发展也代表着电子招采系统与平台仍然有较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根据中研普华的测算,2019 年我国电子招投 标行业市场规模已达 22.1 亿元,2025 年有望达到 42.6 亿元,有较大的市场 空间。
公司的招采业务起步于 2004 年推出的一点智慧评标软件,后续进入公共资 源交易、企业招采等领域,不断拓展招采业务范畴。目前,公司可为政府提 供智慧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为公司可以提供智慧企业招采平台等软件平台,并通 过公司创新的功能模块和增值服务,配套智能化设备、运营维护服务及智能 化工程项目施工服务,形成智慧招采整体解决方案。具体而言,公司的智慧招采 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智慧企业招采平台两大主要产品:
1. 政府端:智慧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 公司的智慧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分为智慧交易系统、智慧服务系统、智慧监管 系统三个子系统,同时,公司还结合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的特色,对智慧公共 资源交易买卖平台进行创新,增加了不见面开标大厅、“新点标证通”、“易采虹”、 “政采电商”、交易大数据分析、金融服务支撑等创新模块,并自研了配套的 智能化设备。
智慧交易系统:智慧交易系统根据各交易类别的特性,实现各类交易全 过程电子化,是智慧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的数据基础。
智慧服务系统:负责联通智慧交易系统、智慧监管系统和其他子系统的 枢纽系统。智慧服务系统可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信息数据的交换共享,并 为市场主体、行政监督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是各系统间的桥 梁。
智慧监管系统:智慧监管系统是供政府有权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 行业务监督的信息系统,一般由交易监督部门及纪检监察部门使用,一 方面可以对交易全过程做监督,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各参与方进行监督。
2. 企业端:智慧企业招采平台: 智慧企业招采平台主要提供给企业的招标采购交易执行者和内部监督管理者 使用,其应用场景范围涵盖采购门户、招标采购计划、招标采购业务、电子文件 编制、电子开标评标、供应商管理、专家管理、资金管理、数据分析等部分。 智慧企业招标采购平台支持招标采购(公开对外招标、邀标)、谈判采购、询比采 购、竞价采购、直接采购及框架协议采购等多种采购方式,能够完全满足大型企 业集团在工程、货物、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性招标采购需求。同时,智慧企业 招标采购平台具备企业采购全流程管理能力,内臵采购供应链体系,与企业 内部 ERP 系统对接,实现从采购申请、计划安排、立项、招采文件编制、公 告发布到投标文件编制、网上投标、开标、评审、合同编制、归档等全流程 的数字化闭环管理。
不见面交易支撑技术开辟线上开标新场景,疫情下有效赋能政企招采。凭借 领先的不见面交易支撑技术,2018 年公司推出了不见面开标新模式,投标人 可以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参与开标、讲标环节,减轻了投标负担。不见面交易 支撑技术包括多种核心技术,赋能交易全流程,近两年在疫情形势下,这一 技术与模式有效赋能政府与企业,帮助其在实地见面交易有困难的情况下实 现高效的招采与交易。
立足张家港走向全国,政府、大型央企端竞争优势显著。公司的业务最早来 自张家港市的政府端招采电子化需求,随全国范围内招投标公平化、公开 化、信息化浪潮的推进,公司及时抓住市场机遇,凭借领先的技术和多年的 推广经验,率先在多个重点领域积累了大量优质客户。公司电子招投标平台 在公共资源交易、能源、金融、冶金、通信等多个重要行业得到普遍应用, 在政府部门和大型央企中的优势尤其明显。截至 2021 年底,公司累计承建 公共资源交易买卖平台项目覆盖 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服务超过 200 个地 市、1000 个县市区;在企业招采领域,公司同样承建了 40 多家大型央国企 的企业招标采购平台,客户包括中国国际航空、中国海油、中国石化、华润 集团、中钢国际招标、万华化学等。
平台运营服务高毛利,推动智慧招采商业模式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平台运营服务是基 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智慧招采软件平台建设完成后,为平台使用主体提供 技术咨询、维护、辅助清标、评标等支撑服务。作为增值服务的一种,平台 运营服务以分成形式获取收入,主要按次数向投标或招标方收取服务费用, 具有较强的持续性,且毛利率水平较高。2021 年,公司来自平台运营服务的 收入达到 4.09 亿元,同比增长 67.1%,占智慧招采业务的营收比重也提升至 38.5%,同时,平台运营服务的毛利率在 2021 年也逐步提升至 89.46%。 随着各地政府、规模以上企业的招采电子化系统平台逐渐建设完成并投入使 用,后续存在长期且巨大的运营需求,且当前公司正不断加大 SaaS 化招采 平台的投入,我们大家都认为平台运营未来将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望取代软件 平台建设收入成为公司招采领域的主要收入来源,并持续优公司化招采领域 的商业模式。
2015 年 5 月,国务院首次提出了“放管服”改革的概念,旨在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的品质优的政务环境。“放管服”改革,对内要改革传统 的行政管理体制,提升政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对外要提升行政便利化 水平,这些都需要政务信息化、智慧化的能力作为支撑。
随着部委改革的落地,机构之间的分拆合并及职能调整将为智慧政务带来非常大的新增需求和业务协同升级需求。现阶段,我国各级政府部门整体仍处 于电子政务阶段,存在信息共享不足、无法实时管理等问题,距离服务化、 智能化的智慧政务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不过,2019 年起,我国政务服务 线上化速度明显加快,网民线上办事使用率明显提升,政务服务向智能化、 精细化发展并向县域下沉。由于“政府上网工程”的快速推进,软件及服务 市场在智慧政务市场中蒸蒸日上,为软件公司可以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中 研普华测算,2019 年我国智慧政务市场规模达到 3142 亿元,同比增长 6.43%,预计 2019 年到 2024 年的未来 5 年内,智慧政务仍将保持 7%左右 的稳定增长,市场空间可观。
公司专注于社会治理信息化,主要为政府部门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 台、政府协同办公平台、智慧公安平台及政务大数据平台等软件平台,并提 供一系列配套智能化设备、技术维护服务及智能化工程项目施工。目前,公司的 智慧政务业务以“1+2+3+N”的数字政府架构体系,打造以数字底座为基础, 以“一网协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核心的数字政府解决方案。
1.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运用网络技术,为各部门提供面向企业、群众 的各类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服务,对各部门网上服务平台建设进行 统一规范,通过大数据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共享,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内容有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 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智慧服务大厅五个部分。技术架 构由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及服务层五 个层次组成,对外面向自然人和法人,对内面向窗口人员、审批部门、监督 人员和各级领导。
2. 政府协同办公平台: 政府协同办公平台以政务网络为依托,定位于覆盖本级所有党政机关单位的 一体化协同办公大平台,致力于打造“区域一张网”的业务管理模式。政府 协同办公平台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工作流引擎等先进的技术,能有效挖掘、分 析处理各种政务信息,节省大量政务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增加政务工 作的透明度与公正性。同时,平台构建了易于扩展的智慧政务基础支持框架 结构,为未来各项政务应用的导入和升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 智慧公安平台: 智慧公安平台以“一站式办案、合成化作战、智能化管理、全流程监督”为 设计思路,推进公安机关案件受理中心、执法办案中心、案件管理中心、涉 案财务管理中心各类功能和资源的整合,形成一体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整体架构和运作模式,实现公安局-派出所多级联动执法办案一体化。
4. 政务大数据平台 :政务大数据平台是一个集数据汇聚、交换、治理、分析、应用、发布为一体 的统一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平台。政务大数据平台主要包含“一个中心”(大数 据资源中心)、“两个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 “两个网站”(政务信息共享网站和公共数据开放网站)、“三个体系”(标准 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运行维护体系),推动政务数据信息向政务大数据 共享开放平台迁移集聚,使政务大数据支撑多部门协同服务。
把握行业发展动向,积极布局抢占先机,“放管服评”整合数字政务全链条。 2016 年,国家提出快速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之后,公司及时把握 行业发展动向,积极布局抢占先机,参与建设有上海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平台、南京市行政政务服务综合系统、沈阳市网上并联审批服务平台、成都市 武侯区政务服务平台(国内首个行政审批局)等标杆项目,形成了较好的行 业口碑。截至 2021 年 11 月 12 日,公司已累计参与建设 1 个国家级、15 个 省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项目,地市以下级政务服务案例 700 余个;承建 政府大数据平台项目约 80 个;承建政务协同大平台、12345 政府热线、网 格化社会治理大联动等政务类项目数百个,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其中较多客户为 公司独家客户。2021 年,公司智慧政务业务实现盈利收入 13.33 亿元,2018-2021 年营收复合增速达 34.9%。未来,公司将坚持“互联网+政务服务”战略方 向,在“放、管、服”的基础上增加“评”,以数字政务整合全链条,并通 过行业 Know-how 服务赋能全链条。
建筑业长期以来的生产模式与行业特征限制其更高效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而数字化手 段是打破这一约束的有效方式。作为社会经济的基础行业之一,建筑业几千 年下来已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生产体系与商业模式,其产值也占经济总体量 的相当部分。但建筑业单体项目复杂的生产流程、繁多而复杂的参与方利益 关系、低效的生产方式,以及在资源环境和员工安全上的固有隐患,使得建 筑业始终难以进行精细的管理管控,也难以实现较高的利润率,特别是在当 前建筑、地产行业下行之时。种种困难与发展掣肘之下,建筑行业急需转型 升级,而数字化手段正是打破掣肘,实现高精细化管理、高效益生产运行的 有效方式。
建筑业经营特性决定其数字化难度较大,且我国建筑业信息化水平较为落 后。现场施工、参与方分散的作业模式,以及项目复杂度高、各环节对接难 度大的特点,使得无论国内国外,建筑业的信息化进程均一直落后于绝大多 数主要行业。而在横向比较上,我国建筑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也 相差甚远。据中国建筑协会统计,2018 年我国建筑信息化投入在建筑业总产 值中仅占 0.08%,欧美发达国家则为 1%;如果以 BIM 技术应用的渗透率作 为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的量化指标,能够正常的看到中国建筑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水 平距离世界主要经济体仍有较大差距。
政策密集出台,催化行业数字化步幅加快。2016 年以来,国家先后发布 《2016-2020 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 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对数字建筑的发展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为建筑 业数字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促进作用。
建筑业信息化在 2030 年将面临五千亿广阔市场。建筑业庞大的体量,决定 了其信息化率每提升微小的百分比,即能对应增加数以百亿计的信息化增量 市场空间。短期而言,根据观研天下的数据,2018 年中国建筑业信息化市场 规模为 245 亿元,预计到 2025 年将增至 129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6.9%。
数字建筑领域是公司最早从事的领域,成立之初即以研发销售建筑工程预决 策软件起家。目前,公司一方面为满足政府住建部门需求,提供覆盖全业务 全生命周期的“互联网+智慧住建”平台等软件平台;另一方面为建筑企业 提供清单计价软件、BIM 算量软件及 BIM 5D 协同平台等产品,提高建筑行 业的数字化水平;并提供配套智能化设备、技术维护服务及智能化工程服务,形成覆盖建筑行业信息化全维度的数字建筑整体解决方案。
“互联网+智慧住建”平台面向住建从业主体和主管部门提供各类信息化应 用,实现政企互通,助力住建全生命周期的事项申请、处臵和监管,全面提 升建筑监管信息化水平,构建“数据全共享”、“应用全融合”、“业务全覆盖” 和“过程全监管”的“智慧住建”新框架。具体而言,“互联网+智慧住建” 包括智慧住建资源整合平台、工程审批制度改革平台、CIM 信息管理系统、 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城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五部分,每个部分又拥有各自的 丰富应用模块。
2. 企业端——清单计价软件、BIM 算量软件及 BIM 5D 协同平台
在企业端产品上,企业来提供:1)清单计价软件,涵盖房屋建筑与装饰、安 装、市政、园林、轨道交通、仿古建筑、管廊等众多专业领域,支持清单计 价和定额计价模式,可与各地电子招投标系统对接。2)BIM 算量软件,包 括新点 BIM 量筋合一、新点 BIM 5D 算量(土建)、新点 BIM 5D 算量(安装) 三款软件,可与清单计价软件的量价数据互通。3)BIM 5D 协同平台,利用 BIM 技术解决项目的协同管理问题。
数字建筑业务继续扩展覆盖面,营收迅速增加。从业务模式上,公司的数字 建筑业务可以划分为数字住建、数字建造、数字造价三大业务。在三大业务 范围内,公司不断推出新的产品,扩大产品与解决方案的适合使用的范围,积极承 接新的项目,保持快速的营收增长势头。截至 2021 年末,数字住建业务已 覆盖 18 个省份,累计承接 400 多个项目;智慧工地监管平台已拓展到 21 个 省市自治区,智慧工地企业端业务实现翻倍增长;造价单机版软件销售超 25 万套,已经覆盖全国 25 个省级行政区,累计销售套数超百万。2021 年,公 司数字建筑业务实现盈利收入 3.39 亿元,2018-2021 年复合增速达 33.4%。
未来:政府端构建“CIM+住建”应用体系,企业端探索下游供应链解决成本 管控。在政府业务端,公司将以住建监管部门业务为核心,重点打造“CIM+ 住建”应用体系,推广建设工程监管数字化产品与服务。在企业端,公司将 以解决成本管控痛点为核心,探索拓展下游供应链,并推广建设方项目投资 控制数字化平台与智慧工地企业端产品;同时,原有的造价工具软件也将持 续迭代升级,逐步提升市占率。
行业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信息化、数字化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阶段,以“十三 五”、“十四五”规划为首的一系列宏观与行业政策均对信息化、数字化、 数字化的经济等给予了全力支持与明确引导。政府端,“放管服”之下,政务、 社会民生服务需要以数字化手段简化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与透明度;招 采端,疫情下招采双方对于不见面交易的需求增大,且需要招采产品 提供更多基于数据的服务;建筑业信息化大势所趋,且逐渐由单点功能 数字化向项目全流程协同管理数字化方向发展,未来潜在空间较大。
公司自身情况:公司以造价软件的研发销售起家,后分别切入招采电子 化、政务信息化领域。目前公司三大业务营收保持较快增速。
营业收入: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三大领域软件平台将保持一贯增速,其中智慧招采加速向招采电子化较为贫瘠的地区突破,有望实现较高增速;数 字建筑业务作为公司未来的重点突破领域,其“CIM+住建”应用体系将 在住建部门得到应用,且传统造价软件持续升级迭代,扩大产品适用范 围,促进营收迅速增加。随全国招采平台电子化程度提升,后续巨大 的运营服务需求将带动平台运营收入继续高增长,而维护服务与智能化 设备的营收与软件平台营收增速保持同向但略低的增速。
毛利水平:公司软件平台产品不断的提高产品化率与可复用程度,同时平 台运营服务毛利率保持高位,这将促使公司整体毛利水平提升。同时, 公司于 2021 年引入较多高品质人才,其对毛利的影响已于 2021 年有较好 的消化。但公司整体交付时需要硬件产品配套,且人员成本仍然较高, 对毛利率料会有所拖累。总的来看,我们仍认为公司的毛利水平将稳中 有升。
费用率:2022 年及未来,公司将持续推动内部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通过 内部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以及 IPD、LTC 流程建设的持续深化等方 式,逐步的提升公司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公司整体和各经营单 元的高精细度运营。据此,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将得 到一直在优化。而研发费用率方面,公司于 2021 年底实现上市,募集资 金 31 亿元中,剔除办公楼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部分,剩下依然约有 14 亿元用于研发投入,同时 2018-2021 年公司自身研发投入增速始终与营 收增速较为匹配,因此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研发投入增速将快于 同期内营收增速,研发费用率也将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10月22日消息,据知情的人偷偷表示,这两座位于布力径10号的C座和E座合计售价为9亿港元,而在去年年底的时候,这些房产的估值超过15亿港元,相当于打了六折!
有网友近日发视频称深圳梧桐山上有野猪“向游客讨食”引发不少人关注网友纷纷留言:“请主动远离,不要投喂!
2025年1月11日结束本学期工作,共19周;根据重庆市教委此前发布的《重庆市中小学2024-2025年学年度校历》,第一学期2024年9月2日开学行课,2025年1月18日起放寒假。
10月23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浙江温州文成县南田镇一按摩店有一女子身亡。23日下午,潇湘晨报记者从当地了解到,事件属实。据网友发布视频显示,一街道上停着救护车、警车,有警方等人员在现场处置。视频发布者称“这个按摩店昨晚死人了,那个女的死了”。
据韩国媒体近日报道,无性婚姻现象在韩国日益普遍。韩国《健康朝鲜》报道称,韩国性学研究所将每月性行为少于一次的夫妻定义为无性婚姻。
油价涨回“8元时代”!今日油价 10月24日最新油价(92号,95号汽油,柴油价格)
今天10月24日,今晨零点起,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上调90元/吨和85元/吨,折算为92号汽油每升上涨0.07元,95号汽油每升上涨0.08元。
【大美中国】10月21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西双湖国家湿地公园,红枫、湿地松、栾树等植被色彩斑斓,秋景如画。
在冷空气和台风“潭美”的共同影响下,广东海面风力加大,局部陆地降温明显,10月24日早晨更有国家基本气象站录得仅8.8℃的低温。气象部门10月24日预计,台风“潭美”中心24日夜间进入南海,后期或将在南海有路径回旋的走势。
1️⃣清炖牛排。2️⃣焗鸡腿。3️⃣枸杞鸽子排骨汤。4️⃣西兰花炒虾仁。5️⃣清蒸鱼。
歌星满文军和妻子李俐因两人涉嫌毒品,被警方抓捕,法庭上,满文军的举动让人失望。而在面对记者正常采访时,满文军直言不会离婚,等妻子李俐出狱,重新生活,然而,两人仅过7年就离了婚。
时间: 2024-10-24 14:47:59 | 作者: 产品中心